速电快保官网-快速到达 应急保障!400-077-3321,速电快保全国汽车蓄电池服务商,全国2500个区市县服务网络,万名安装技师,4500家安装网点提供汽车蓄电池o2o服务。


车联网,这还真不是一两家车企能干的事儿

汤浅汽车蓄电池   2017-02-20 08:00:12

  “

  车和车联网的意义在于提供更加惬意和随心所欲的移动生活体验,减少不必要的驾车疲劳,提高道路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by|大明

  本

  来汽车行业和IT行业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相安无事了很久,但这两年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的兴起,终于让这两个行业迅速融合起来。以至于正在举办的世界移动大会,也让宝马、福特的高管登上了演讲席,究竟汽车厂商的一己之力,会让车联网实现吗?

  在我看来,纯粹的车辆之间联网显然是不够的。理想的车联网状态应该是一个链接车,人,道路,家居,停车场等各种车辆本体部件和车辆可以接触对象的网络。车联网是万物互联的物联网的一部分。

  首先是车联网的基础设施部分:

  它应该包括车辆本身的各种传感器,运算处理设备,信息收发设备。车辆传感器需要能检测车辆周边物体的大小,运动方向,速度。运算处理设备需要实时分析传感器发送回来的信息,判断周边车辆状态,对下一时刻车辆运行状态做出调整。信息收发设备需要和周边车辆以及道路通信,了解车辆相关路径和场所的状态,再有运算处理设备做出行动指令。

  车辆对内需要传感器了解乘员的状态,由此调节车辆行驶风格,车内温湿度,声光氛围,还有是否允许人为驾驶等。

  车辆上的各种娱乐系统则要独立于车辆道路控制网络,保障控制网络的安全可靠和高效。

  道路设施需要的各种传感器,信息收发设备。道路设施还需要一张巨大的网络连接这些传感器,并由一个巨大的计算系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实时处理。这些传感器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物体大小,运动方向,速度等检测。还需要能检测路上发声的事故,如自然和人为各种事故。道路信息收发设备则能和车辆通信,接收当前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同时还下发车辆相关的道路状态信息。

  现在常见的行车辅助系统是简单的传感器

  各种停车位置的信息也需要通过车联网被传送到相关车辆(需要进入停车区域的车辆)

  家居系统需要和车辆联网,人的各种日常出行计划,临时出行计划需要及时被输入到车辆的电脑里。家居的能源使用方案也需要考虑车辆的能量状态,是向车辆充电,还是反向家居馈电。

  居民生活区域也需要一张网络把周边状态,如小区内停车位数目,道路情形,周边生活设施停车状态等连接到车联网里面。

  实现车联网必须首先实现物联网

  城市道路建设在车联网时代需要设立禁止人为驾驶路段,防止人的不确定性导致自动驾驶区域出现混乱和事故。有了禁止人为驾驶路段,那么该路段上的车辆限速可以大幅提高,提升通行效率。比如北京三四五环,上海内中环这种环形高架桥线路可以不允许人为驾驶。

  同样也需要设立强制人为驾驶区域,估计城市管理机构为了省事,会把禁止人为驾驶路段之外全部设为强制人为驾驶区域。

  电影《机械公敌》里的场景可以成为未来车联网的参考

  要求政府机构和厂家以及技术标准化组织共同协作制定车联网标准。比如SAE,ITU和IEEE这些机构可以协作起来制定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的标准。

  车辆制造厂家和通信基础设施提供商则完善车联网的基础设施。一般应用软件和硬件的开发可以由任意厂家来做。政府机构提供安全标准的基本参数,如车辆允许速度,间距,车辆通信距离等等。

  车辆的计算将在云端完成

  以上的车辆,道路以及各种车辆周边系统(除了乘员个人信息)和车载电脑,以及道路背后的计算系统组成一个车联网云,其中的计算系统类似一个巨大的大脑,且分布在城市中的多个节点上,节点之间交互信息,同时有独立运算和处理的能力。车载电脑也成为这个计算系统的一部分,一方面独立计算车辆周边的小范围状态数据,一方面与道路的计算系统交互信息。

  车辆通过道路系统传来的信息了解路径相关的大数据,道路计算系统通过车辆传来的一个个小范围数据计算出道路的状态,如平均速度,是否拥堵,造成拥堵的地点和原因,然后依据这些数据为车辆规划参考路径。

  通用汽车在2030年展示过未来的交通模型

  理想的车联网应该如何工作呢:

  车的联网从一辆车通电开始了,首先网络与周边一定范围内的车辆和各种设施联网。如果车辆设定了目的地和驾驶路线,那么这个车会和行驶路线上所有道路设施进行联网,接收道路状态信息,接收道路系统传递过来的参考出行方案,结合乘员偏好确定行驶方案,该行驶方案被再次送到道路系统,获得道路系统许可后开始使用。

  车辆开始行进之后,相互之间传递的信息必须是简洁,可靠,及时,准确。及时了解周边车辆的速度,方向大小等信息,然后分析判断是否需要超车并线,应该使用什么速度行驶。

  将要进入禁止人为驾驶区域,可以与该区域的道路系统交互道路状态信息之外,然后根据车主预设的出行风格(小时间,体验,安全等等)决定在该区域的速度以及超车并线策略。禁止人为驾驶区域是应该完全电脑控制行驶的区域。这种区域内的车辆限速可以超过人为驾驶区域。

  离开禁止人为驾驶区域后,电脑不再做预判,而是模拟人为驾驶,实时分析其他车辆的行驶状态和意图。再根据道路系统实时更新的道路状态信息,比如是否拥堵,周边其他道路是否有大量车流汇入,还加上道路系统更新后的建议路径,实时建议驾驶位乘员做对应操作,如果驾驶员不做干预,则自行操作。如果驾驶员干预,则以人为为主。仅保留紧急制动,紧急避险等操作的优先权。

  人们关心的,自动驾驶中事故谁的责任问题,在禁止人为驾驶区域,则属于厂家的责任。允许人为驾驶区域,如果是人为干预的时候发生事故则是驾驶员责任,人未干预状态下的事故则是厂家的责任。强制人为驾驶区域,则全部属于驾驶员的责任。

  整个行驶过程中,车辆和路标,交通标识,各种地址信息联网。车辆之间互相不停的交流信息,包括车辆位置,相对距离,相对速度。车辆与交通道路标识不停的交互,道路标识除了提供道路基本信息,还提供道路上,道路边其他车辆的信息。

  这些道路上的通信系统除了安装在各种路标,交通指示标识上,还需要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

  在车辆接近目的地的时候,目的地的停车信息,道路状态信息,会再次被传递到车载电脑,算出是否合适抵达,建议抵达路径和停车位置等。

  当然停车肯定是自动的,车辆抵达停车区域的特定位置后,乘员下车,车辆自动开到停车位。

  再来聊聊我理解的隐私问题:

  车内乘员的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以及车辆本身的状态和个人行为相关信息则受控接入车联网云系统,乘私家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需要一个个性化的私人空间,而私人车辆的内部状态信息同样涉及个人隐私。需要获得车主许可才能上传。

  车和车联网的意义在于提供更加惬意和随心所欲的移动生活体验,减少不必要的驾车疲劳,提高道路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私家车内是人们生活空间的一部分,也是家庭空间的延伸。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与其所代表的工作单位无关

  冤有头债有主,提意见请找二条周

  大明

  来自通信行业的脑残车粉,粉汽车,粉电动车,粉这些带来速度与激情的机器,喜欢能帮助我们完成不可能任务的他们。 喜欢研究车车原理,发动机变速箱电动机燃料电池都爱。 业余无他爱好,唯车尔!

  速度周刊

  微信号:SpeedWeekly

  汽车,以及速度迷恋者的微社区

  赞赏

  人赞赏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号院2号楼505(北京运营中心)
全国服务热线:400-077-3321
© 2017 su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速电快保(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07976号-1

速电快保官网-快速到达 应急保障!400-077-3321

速电快保官网-快速到达 应急保障!400-077-3321速电快保官网-快速到达 应急保障!400-077-3321

汽车蓄电池,汽车电瓶,瓦尔塔电瓶,汽车电瓶救援,速电快保全国汽车蓄电池服务商,全国2500个区市县服务网络,万名安装技师,4500家安装网点提供汽车蓄电池o2o服务。

在线咨询扫码关注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