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理念很重要,无论是传统汽车转型还是互联网公司造车,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同时,如果有人运用技巧讲述所谓的生态故事,并从中捞取好处,那是很危险的游戏。
随着互联网造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时之间,互联网汽车要颠覆传统汽车的论调甚嚣尘上。面对国内蜂拥而上的互联网造车企业,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近日举行的第七届全球汽车论坛上再次暗讽互联网造车,他表示,安全理念很重要,无论是传统汽车转型还是互联网公司造车,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同时,如果有人运用技巧讲述所谓的生态故事,并从中捞取好处,那是很危险的游戏。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汽车作为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对于造车者的意义毋容置疑。然而,互联网与汽车结合才刚刚开始,互联网公司也并不满足于以概念来影响汽车产业。随着制造方式发生改变,汽车未来由传统车企还是互联网企业主导的问题 ,短期内还会持久争论下去。
PPT造车遭质疑
这已不是李书福次对互联网造车产生质疑。此前,李书福曾表示,“今后主导汽车工业的一定是汽车公司,而不会是互联网公司。造车要打基础练内功,特斯拉十多年每年都亏钱”。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对于互联网企业造车更是直言不讳,“互联网自己的硬件设备都改变不了,怎么能改变汽车的设备”?在他看来,汽车属于传统的制造行业,互联网并不具备颠覆的条件。“至于互联网怎么把车造出来,那都是玩笑。”
值得关注的是,和去年互联网造车被认为是“PPT造车”的阶段相比,今年多家互联网企业都拿出了概念车,在造车方面的进步可谓神速。不过,从概念车到量产车却没有那么简单。在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概念车是展示功能设计理念、布局,但由此到真正的工业化设计、安全测试还要面临很多的考验,理论上两三年造不出来,甚至三四年都不一定能投入生产。快了是拿消费者做实验,是很危险的事情”。
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打造的汽车生态也未能得到业界认可,在近日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公布的新合资电商平台的文章中,一位业内人士对其近3000字的内容进行了字数统计,其中只用了317个字介绍电商平台内容,而其他2600多字是谈愿景。
难以跨越的资质门槛
实际上,传统车企并没有否定互联网企业造车的积极意义。业内普遍认为,在“互联网+”的时代,任何产业都在积极拥抱互联网,而汽车业也不例外。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汽车已经朝着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造车正是迎合了这一趋势。不过,大部分互联网汽车目前还处于概念大于实际的状态,而且即便互联网汽车能够实现量产,但现在尚不具备的生产资质也会将其拒之市场门外。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生产资质是层面的战略调控,至今尚未有一家互联网企业获得生产资质。对此,多家互联网企业不得不选择主机厂合作或是在海外建厂。
不过,互联网企业自身也明白,无论是海外建厂还是采取代工模式,两种都不是的解决方案。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认为,由于汽车行业的特点,虽然目前互联网企业看似风光,但离真正的市场成功还有较长的距离。
协同发展成关键
如今,借助互联网推动汽车产业升级已经成为国内车企的共识。但专家认为,从进展来看,无论是传统汽车公司转型还是互联网公司造车都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汽车工业发展是没有尽头的马拉松赛跑。
李书福对互联网与汽车产业融合的前景也充满了期待,“这个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共享共赢的时代,互联网公司与汽车企业协同发展才能不断地推进新产品和新技术,相互启发、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很重要”。
实际上,近两年已有超过100位传统车企人才加盟互联网企业,同时,多家互联网公司开始寻求与国内汽车厂商的合作。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长安汽车与华为、汽车之家……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争相“触网”,互联网造车与传统车企的融合正在提速。
随着互联网企业与传统车企的深入合作,汽车制造正产生一种递进式的变化,互联网企业与传统车企也在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始享受协同创新的红利。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